推行理性饮酒是酒类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清远市酒类行业协会 2018-01-22 14:54 浏览663
 酒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象征。从古至今,不同民族、不同酒种,不同饮酒习俗,展现给人们的均是一幅幅生动画面、一段段美好记忆,在人类繁衍生息的世世代代都少不了美酒的芳香。                     可在不知不觉中,一些不文明、不科学、不理性的饮酒风气、方式、习俗,甚至是丑陋的饮酒文化开始普遍存在于当今社会。如干杯文化、拼酒文化、未成年人饮酒、酒后驾驶等一系列不理性饮酒行为直接或间接地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安全与社会和谐。其直接导致的就是消费者对酒产生误解,酒类产业的社会形象严重受损。

    更为严重的是,对于人类生活中的种种不理性、不文明饮酒行为很长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与酒类产业的重视,无形当中,豪饮、拼酒、酗酒、甚至是酒后失态、失德、滋事等成为了常态,尤其是未成年人饮酒没有得到正确教育与制止,对未成年人身心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不经意间受不理性饮酒行为的牵连与影响,一度让整个酒类产业背负了社会公害莫须有的罪名,各种社会舆论直接把诸多负面事件都与酒扯在了一起。尤其是在酒类产业进入转型调整阶段,整个产业一时间陷入了负面舆论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甚至还影响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阻碍了酒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缘何会这样?审视整个酒类产业发展进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与长期以来民众不注重理性饮酒有着直接关系。对此整个酒类产业必须进行理性反思,摒弃不理性的饮酒行为,践履符合人性发展和存在意义的、新的饮酒方式。

 

      那么这种饮酒方式具体是怎样的呢?自然就是“适量饮酒”、“理性饮酒”,这不仅是酒类产业消费者教育的冲锋号,更是酒类产业可持续发展不能偏离的轨道。在全社会推行理性饮酒,教育消费者“适量饮酒”已成为产业发展必然选择。


 


 

   从事物发展的本质来看,酒是祖先留给我们最难得的文化财富与物质财富,一代代酿酒人把酒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非理性饮酒对酒类产业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更是牵动了高月明、曾祖训、高景炎等老专家们的神经,老专家们本着对民族产业的热爱,纷纷在不同场合呼吁全社会理性饮酒,深入研究、广泛宣传理性饮酒,期望全行业逐步规范消费者的饮酒行为、提升饮酒品位、扭转饮酒风气,挽回酒类的社会声誉,赢得酒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产业发展进程中,诸多酒企均意识到了在行业开展理性饮酒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一致认为在全社会开展理性饮酒是迫在眉睫的。对此,茅台、五粮液、劲牌、汾酒、洋河、古井、牛栏山等企业纷纷表示,作为酒类生产企业不但要生产质量一流的产品,更要强化消费教育,尤其要向消费者传授适量、理性的饮酒方式,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进而让“适量饮酒”的光辉推动酒类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还有作为酒类生产企业全面推行“理性饮酒”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最直接表达方式,消费者是完全可以感知到的。

    面对酒类产业发展现状,中国酒业协会更是一直在强调酒是精神与物质交融的产物,是高雅生活的象征。但是酒类在发展过程却被冠以诸多“罪名”,这一切均是因为饮酒不理性造成的。因为消费者对于酒类消费,主要体现在酒精对于人体的刺激,满足的是消费者的生理需求,而与酒本身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失之交臂,完全没有让酒的精神价值展现出来。最终只能超负荷地“享受”酒精带来的伤害,无形中伤害了消费者与美酒的情感。

 

      综合分析看来,当先前政府和民众把饮酒闹事的怒火发在酒身上时,当政府颁布严厉的限酒令时,当群众潜意识里把酗酒伤身当成常识时,当未成年人误饮酒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时,当各种恶性饮酒事件激发社会对酒的抵触情绪时……酒留给社会的印象是什么呢?就像网络语言流传所说“麻烦的制造者”。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因为“饮酒不理性”造成的。由此看来,在全行业、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倡导“适量饮酒”,推行“理性饮酒”是酒类产业发展的必然。因为“适量饮酒”、“理性饮酒”关爱的是酒类产业发展的最根本——消费者,试想失去了消费者的支持、伤害了消费者,还谈何发展?